廣州股權交易市場:創立“無門檻、有臺階”的企業掛牌準入機制
廣州股權交易市場:創立“無門檻、有臺階”的企業掛牌準入機制
和訊網消息 廣州股權交易中心自2013年建立以來,深化發展“無門檻、有臺階”的企業掛牌準入機制,在國內首創有限責任公司掛牌模式,為廣大科技型、中小型企業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融資發展提供了新的途徑,有限責任公司掛牌制度得到業界認可和引進發展。
2013年是我國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發展重要的一年,國務院正式將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納入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框架正式確立,分為主板市場、創業板市場,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和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四個層次。作為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廣州股權交易中心經過1年多的運營,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功能已逐步顯現。
回顧過去一年,廣州股權交易中心在傳統增資擴股、質押融資服務基礎上,根據掛牌企業需求先后推出“股融通”、“知融通”、私募債券等創新融資產品;在國內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中,開創知識產權交易板塊和支持青年創新創業的“青創板”,為推動科技、金融與產業融合,推動企業創新發展走出重要的一步;建設廣州金融資產交易中心,“讓金融成為一池活水,澆灌實體經濟之樹”,豐富了金融資源要素綜合交易平臺的內涵,并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截至2014年6月3日,廣州股權交易中心累計實現掛牌企業668家,其中,股份公司24家,有限責任公司644家;已有3家掛牌企業成功轉板全國股轉系統,另有3家掛牌企業已向全國股轉系統遞交掛牌申請文件;會員單位201家,其中推薦機構會員55家,專業服務機構會員110家,自營會員36家;124家企業實現融資交易2333億元,其中54家企業實現增資擴股606億元,64家企業通過股權質押等方式融資1044億元;4家企業通過知識產權質押融資3300萬元;2家企業通過私募債融資65億元。
目前中心掛牌有限責任公司平均注冊資本680萬元人民幣,掛牌股份公司注冊資本平均1570萬元人民幣。掛牌的股份公司絕大多數處于贏利狀態,利潤規模從幾十萬到幾百萬不等;掛牌的有限責任公司無需提交財務報表或審計報告等信息,企業提供信息顯示大部分處于初創期和成長期,略有盈利。掛牌企業主要分布在制造業、信息技術服務業等行業,全部為廣東省內企業,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城市,占比超過90%。
今年2月,中央委員、中國證監會主席肖鋼一行蒞臨廣州股權交易中心調研。肖鋼主席高度肯定了廣州股權交易中心服務中小企業融資發展取得的成效,以及為我國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建設探索出具有廣州特色的發展模式。肖鋼指出,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是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組成部分,大力發展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對健全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具有重要意義;勉勵廣州股權交易中心在規范運營和做好風險防范基礎上,根據中小企業發展特點和融資需求,大膽創新,不斷研究開發新產品、新服務,促進企業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更好發展。
在探索我國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創新發展的道路上,廣州股權交易中心積極創新,務實發展,在國內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上走出了具有廣州特色的發展模式:
(一)創新 “無門檻、有臺階”掛牌制度,構建市場化服務新模式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超過5000萬家,普遍面臨“融資難”、“股權流通難”、“資產證券化難”等問題。眾多企業希望利用資本市場做大做強,但僅靠滬深交易所和全國股轉系統難以解決廣大中小企業利用資本市場融資發展的需求。因此,以“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化原則,打造符合中小企業融資和股權流轉的市場平臺是我國資本市場發展的必然選擇。
廣州股權交易中心中心創新探索“無門檻、有臺階”掛牌政策,凡是依法設立、合法存續、有完善治理結構的企業,不管是股份有限公司還是有限責任公司,均可掛牌和融資。中心采用“買者自負、賣者有責”的市場化風險管理機制,為市場參與各方提供多元化、差異化以及資本自由流通的“舞臺”,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效率,把交易標的價值判斷權交還買賣雙方。政府和市場平臺把監管重點放在建立和完善信息披露機制、欺詐懲戒機制、投資者風險自擔機制和股權自由流通機制等方面,而不是以行政化審批決定哪些企業能掛牌交易、以什么樣的價格交易,為廣大中小企業提供股權轉讓、股權/債權融資、規范公司治理的新模式和新平臺。
(二)強化投融資服務體系建設,實現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有機對接
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需要擴大資本市場的服務范圍和服務水平,建立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有機結合的投融資服務體系。與國內其他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相比,廣州股權交易中心大幅拓寬了會員單位范圍,集聚各類金融機構會員資源,根據掛牌企業的發展階段、盈利水平、風險控制能力,提供綜合金融服務,建立風險結構多元、利益共享及價格市場化的多層次投融資體系。一是銀行會員的參與,較好地解決了間接融資效率、信息不對稱及信貸資產證券化等問題,實現間接融資和直接融資的有效對接。二是風險投資和創業投資資本的參與,促使掛牌企業股權融資業務快速有效對接,以及上市企業孵育業務推進。三是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性擔保公司等公司的參與,有效滿足中小企業融資擔保資源不足情況下,小額、短期、多次和快速的融資需求。四是通過私募債券結合金融產品設計,豐富企業直接、間接融資產品,市政債發行、小額貸款公司信貸資產證券化、資產證券化等創新融資產品目前也在穩步推進當中。
(三)創新“先掛牌、后收費”商業模式,有效降低企業掛牌融資成本
為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和交易成本,廣州股權交易中心在國內率先采用“先掛牌、后收費”商業模式,對掛牌企業不收掛牌費用,掛牌企業在成功融資或股權轉讓之后,再根據交易或融資金額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續費。“先掛牌、后收費”商業運作模式的實施,可大幅降低投融資雙方的交易成本,提高其利用資本市場獲取資源的動力,促進市場規模的快速擴大;中心及其他中介機構則可通過市場規模擴大和邊際成本遞減,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開創市場各參與主體多贏的局面。
(四)探索結構化投融資新模式,引導社會資金支持創新創業,促進實體經濟發展
廣州股權交易中心充分利用市場化定價機制,不斷推出結構化投資融產品和創新交易板塊,引導傳統金融機構和社會資金共同支持創新創業,支持中小企業融資發展。
一是通過建立股權投資基金與商業銀行風險共擔的融資服務模式,推出“股融通1號”融資產品,利用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和銀行的篩選機制,股權投資基金以增信+投資的模式扶植中小企業發展。目前,“股融通1號” 中小企業質押型股權融資產品由廣州股權交易中心、廣州基金與多家合作銀行聯手打造。中心掛牌企業只需要單純以其股東持有的一定比例股權作為債權擔保,即可委托廣州股權交易中心以“股融通1號”產品向合作銀行申請貸款。除掛牌企業股東持有的該公司股權外,“股融通1號”對掛牌企業提供其他抵押物不做強制性要求。“股融通1號”自去年10月底上線以來,已有20家掛牌企業獲得12400萬元的授信、放款,綜合融資成本為108%;
二是以“兩權質押,投貸聯動”融資模式,推出“知融通”系列融資產品。“知融通”以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及知識產權入股相結合,構建了企業、風險投資機構、銀行、擔保公司和科研機構等多方主體共同參與的知識產權交易體系,建立知識產權與股權、債權進行轉化的融資方式,多種渠道幫助中小科技型企業融資。目前,已有4家掛牌企業通過“知融通”融資產品獲得貸款,放款總金額3300萬元,綜合融資成本1049%(未含政府貼息)。
三是創新推出“青創板”交易板塊。廣州股權交易中心“青創板”主要為廣大青年創業項目和創業企業提供孵化培育、規范輔導、掛牌展示、投融資對接等綜合金融服務,提高創新資源的市場化配置效率,促進創新創業成果產業化、資本化。“青創板”掛牌項目主要來自華南理工大學等23所省內高等院校進入2014年“挑戰杯?創青春”廣東大學生創業大賽終審決賽的創業計劃競賽、創業實踐挑戰賽、公益創業賽3大主體賽事的項目。目前,掛牌項目已有56個,其中創業項目42個(公益創業項目1個),創業企業項目14個,掛牌項目及企業主要覆蓋服務業、農業、互聯網及信息技術行業等行業,其中80%獲得銅獎以上大獎。
2014年4月18日,經過一年多的籌備和項目儲備,廣州金融資產交易中心正式開業。廣州金融資產交易中心是經省政府批準,從事金融資產交易及相關業務的專業化金融資產交易場所,納入廣東省金融資產交易市場統一監督管理。
廣州金融資產交易中心計劃注冊資本為3億元人民幣,首期由廣州股權交易中心出資6000萬元先行發起設立,之后視運營情況,在設立后2年內以增資擴股的方式逐步引入國家、省市大型國企、金融機構參與。中心主要為金融企業的資產以及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性擔保公司等相關資產交易提供場所、設施和服務。
廣州金融資產交易中心在市場組織、產品設計、機制建設等多方面進行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在強化風險防范、切實保護交易當事人合法權益,致力于提供低成本融資產品及高效的融資服務;中心以“高效、透明、低成本的金融資產交易平臺”為發展定位,以“會員多元化、交易高效化、成本低廉化、服務標準化、平臺國際化”為運營宗旨,在中小微企業拓寬融資渠道,為小貸公司等創新型金融機構運行提供重要支撐,重點解決金融資產規模膨脹及流動性不足等問題。
創新建設廣州金融資產交易中心,目標是“讓金融成為一池活水,澆灌實體經濟之樹”,打造一個全新高效的金融資源要素綜合交易平臺。中心首期上線產品為小貸資產收益權、信托收益權、應收賬款受益權和商業匯票受益權開業。作為廣州股權交易中心的全資子公司,廣州金融資產交易中心將利用廣州股權交易中心的掛牌企業、機構會員、人才優勢、合格投資者等資源,通過資源整合,優勢互補,實現雙方的協同效應。
截至目前,廣州金融資產交易中心掛牌金融資產交易項目共計 73個,掛牌資產金額達700億元,與5家銀行、3家小額貸款公司及小額再貸款公司,4家擔保機構簽約,充分體現了廣州金融資產交易中心具備了一定的金融資產價值發現功能,輻射力和影響力初步顯現。小額貸款公司作為支持“三農”和小微企業的重要力量,創新融資在解決小額貸款公司資金問題同時也將間接優化“三農”和小微企業的融資環境。廣州金交中心小貸資產收益權已經完成4筆交易,共計幫助小貸公司融資近1億元。目前,廣州金融資產交易中心已與肇慶等市達成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為解決邊遠地區中小微企業投融資難的問題開啟了窗口。
作為專業從事金融資產交易及相關業務的金融資產交易場所,廣州金融資產交易中心有望發揮廣州金融機構眾多的資源優勢和國家中心城市的區位優勢,為廣東省總量超過17萬億元、全國總量超過150萬億元的金融資產提供合理流動性,提高金融效率,防范金融風險。
事實上,作為我國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的探索者,廣州股權交易中心開業運營1年多來,緊緊依托廣東、廣州實體經濟和金融資源,借鑒國內外場外交易市場運行和管理經驗,已創新打造具有廣東特色的運營服務模式。目前,中心發展勢頭良好,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功能正逐步顯現,正逐步打造成為“資本市場的平臺,企業成長的搖籃”。
上一篇:山東打造黃三角金融創新平臺









